尤物视频网站,YYY6080韩国三级理论,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啟動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建設工作的通知

來源:教育部辦公廳點擊:2024-05-08 00:00:00收藏本文當前位置:教育部 教育部文件 正文

教社科廳函〔2024〕1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根據《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支持辦法(試行)》(教社科〔2023〕3號),決定啟動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以下簡稱創新團隊)建設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立足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瞄準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布局和建設一批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推動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有效提升對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支撐力、貢獻力,充分發揮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二、建設目標

  創新科研組織模式,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強化有組織科研。創新研究方法手段,拓展新的研究領域,增強研究解決重大問題的本領。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育一批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學術骨干,出更多拔尖創新人才,有力支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首批計劃遴選認定30個左右創新團隊,建設周期為3年。在建設周期內,給予一定經費支持,并根據建設成效滾動資助,連續資助期限不超過2個周期。

  三、申報條件

  (一)創新團隊不設選題指南,可依據研究專長結合支持辦法要求自主選定研究領域,自行擬定團隊名稱。

  (二)創新團隊主要依托的學科應為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原則上須為教育部等三部委公布的“雙一流”建設學科,或在相關評價中處于前列的學校優勢學科。團隊至少應涵蓋2個(含)以上一級學科,鼓勵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之間,特別是哲學社會科學與理工農醫學科間的交叉融合,不斷拓展新的研究領域。

  (三)創新團隊應具備良好的建設條件和內外部發展環境,有相對獨立的人財物自主權,有較充足的經費保障和較好的校內外合作資源,具備順暢的合作運行機制,團隊首席專家及成員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保證研究工作順利開展。

  (四)創新團隊首席專家應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創新性的學術思想,品德高尚,治學嚴謹,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合作精神、奉獻精神和凝聚力,在本領域和研究群體中有較強的學術影響力,能有效協同團隊成員做好團隊建設和研究工作。應為高校在編在崗人員,原則上年齡不超過55周歲(1969年1月1日后出生)。

  (五)創新團隊應具有相對集中的合作方向,以及合理的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核心成員須實質性參與合作研究,原則上不超過8人,其中45周歲(1979年1月1日后出生)以下不少于二分之一。

  (六)創新團隊應是在合作基礎上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科研團隊,有不同學科成員共同參與的前期研究項目和研究成果作為支撐基礎。支持創新團隊廣泛匯聚校內不同學科研究力量實現有效協同,共同開展協同攻關,也支持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研究人員加入團隊,開展聯合研究。

  (七)已獲得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等的負責人,以及其他部委建設的科研團隊類項目負責人,不得作為創新團隊首席專家申報。

  四、申報方式

  教育部直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以學校為單位,地方高校以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為單位,其他有關部門(單位)所屬高校以教育司(局)為單位(以下簡稱申報單位)集中申報,不受理個人申報,每單位推薦不超過1個。

  五、申報辦法

  (一)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主頁(http://www.moe.gov.cn/s78/A1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管理平臺·申報系統(以下簡稱申報系統)為本次申報的唯一網絡平臺,網絡申報辦法及流程以該系統為準,請按申報系統說明、提示和要求,用計算機填寫、錄入、上傳和打印。已開通管理平臺賬號的申報單位,以原有賬號、密碼登錄系統,并及時核對更新單位信息,重點核實本單位計劃內財務撥款賬戶等信息;未開通賬號的申報單位,請登錄申報系統,登記單位信息、設定登錄密碼,打印“開通賬號申請表”并加蓋公章,傳真至010-58803011。待審核通過后,即可登錄申報系統進行操作。

  (二)按填表要求填寫《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申請書》(見附件,以下簡稱《申請書》)。自2024年5月25日開始受理網上申報。學校科研管理部門登錄申報系統,在線填寫基本信息,上傳PDF版本《申請書》及附件(有關證明材料),并須于2024年6月25日前完成在線審核。地方高校(不含部省合建高校)、其他有關部門(單位)所屬高校的主管部門須于2024年6月28日前完成在線審核。

  (三)請將簽字蓋章的紙質版《申請書》一式七份和附件材料一式兩份,于2024年6月28日前(以郵戳為準)寄送至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社會科學發展與教材建設研究處,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35號1102室,郵編:100080,聯系電話:010-62514698、62513617。

  有關申報系統及技術問題咨詢聯系電話:010-62510667,手機:15313766307,15313766308,電子郵箱:xmsb@sinoss.net。

  六、工作要求

  (一)有關單位要切實承擔管理審核責任,把好政治方向關和學術質量關,嚴格對照申報資格要求進行申報。

  (二)有關單位要確保申報材料真實性,網上提交的《申請書》及附件材料和簽字蓋章的紙質件內容要確保一致。如有弄虛作假,一經發現,取消申報資格。

  (三)涉密材料一律不得上傳、提交。

  (四)有關單位須于截止日期前完成在線審核并報送紙質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聯系電話:010-66097563。

  附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申請書

教育部辦公廳

2024年4月29日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本站轉載本文的目的在于宣傳和傳遞更多信息,以上內容并不代表本站觀點,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涉及到相關政策請以原文內容為準,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來源鏈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2405/t20240514_1130508.html

上一篇:教育部關于公布2023年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認定結果的通知

下一篇: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首個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活動的通知